“科技赋能、云端架桥、红色铸魂”——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青仁志愿服务团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2025-07-07 10:10 来源:网络 阅读量:9585   会员投稿


(通讯员吴秭彤) 盛夏七月,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青仁志愿服务团奔赴益阳市安化县大安村这片茶果飘香的沃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行囊里,装着破解农产品“出山难”的电商新策,更怀揣着赓续红色血脉的青春初心。


精准“把脉”:问诊产业痛点,厘清振兴之路


望闻问切,精准把握产业振兴之脉。6月30日,团队刚抵达安化渠江镇大安村便马不停蹄地深入产业一线和田间地头,展开扎实调研。在“渠之源”茶叶有限公司、安化县八五六茶叶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茶企的车间与展厅,团队成员们凝神细观黑茶消毒、压制到成品包装的匠心工艺,亲身体验其醇厚韵味与独特保健价值。助农兴农,关键在于在于突破发展瓶颈,团队成员们还与乡政府负责人、企业代表、种植农户围坐恳谈,深度聚焦“品牌影响力不足”、“线上运营能力薄弱”、“销售渠道单一”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精准梳理出当地对电商技能培训、品牌塑造、新媒体营销的迫切需求。在茶园、果园里,大家深入调查掌握了黑茶与特色鲜果的生长环境、品质特性及生产规模,为后续“靶向”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授人以“渔”:校企联动赋能,播撒电商“星火”


摸清症结,重在开方赋能。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核心诉求,团队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并高效实施了“电商兴农”能力培训专项行动。此次培训面向乡政府涉农干部、本地企业骨干及创业新农人等量身定制了《区域农产品电商运营策略精要》《新媒体矩阵构建与精准引流》《直播电商全流程实战解析》《数据驱动下的用户转化与复购》等系列精品课程。课堂上,团队成员们化身“数字导师”,倾囊相授:从平台规则解读、账号定位与内容策划,到直播脚本撰写、场控技巧、粉丝互动运维,再到供应链优化、客户服务与品牌维护,手把手传授“从0到1”的电商运营“真经”。这场“政企同堂”的头脑风暴与技能淬炼,点燃了本土力量拥抱数字经济的热情,为大安村播下了懂技术、善经营、能创新的电商“星火”。



云端“架桥”:直播营销助力,香飘万里“出山”

带着调研的精准洞察和培训激发的活力,团队的助农实践在“云端”架起产销金桥。在黑茶文化直播间,志愿者们化身专业“荐茶官”,在镜头前深度解析安化黑茶的千年历史、独特工艺与健康价值,将琥珀汤色、醇厚陈香透过屏幕传递;精心设计的预售促销环节,为后续产品销售奠定了良好基础。专场直播不仅卖出了产品,更传播了深厚的黑茶文化底蕴。在蔬果专场直播间,观众跟随主播脚步,“云”览苍翠连绵的生态茶园、硕果压枝的野生果树,见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有机种植实践。清新的山野气息、清澈的溪流、农人劳作的汗水,“生态有机”、“源头直供”的核心卖点,在真实的绿水青山间得到无声而有力的佐证



红色“铸魂”:重走长征路,砥砺青春志


在紧锣密鼓的科技助农实践之后,团队师生怀着崇敬之心,踏上了一场涤荡心灵的红色寻根之旅。大家循着红军长征遗迹,重走了那段崎岖的革命之路。人文与管理学院思政育人宣讲团成员曹越动情讲述红军在安化浴血奋战、宣传革命真理、与百姓结下鱼水深情的峥嵘岁月,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与奋斗的艰辛。这堂沉浸式的“大思政课”,将长征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奋斗、心系人民福祉——深深镌刻在每位志愿者的心间。 志愿者们深刻感悟到,新时代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正是对长征精神最好的传承与践行。科技助农的实践因此被赋予了更崇高的使命感和更深厚的精神动力。


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以实践之行写奋斗篇章。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青仁志愿服务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黑茶、鲜果打开线上市场提供了有效助力,更关键的是,留下了一支初步掌握电商技能的本地化队伍,探索出“电商+特色产业”赋能乡村的长效机制,注入了可持续的“数字基因”。而当青春的脚步丈量过先辈奋斗过的土地,当科技的“新农具”与红色的“传家宝”在青年手中交相辉映,这份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便拥有了更为厚重的底色与磅礴的力量。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的学子们,用智慧与汗水,在安化的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大业、以创新实践服务人民需求的动人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