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茶古道到生态廊道:金兰古道的保护与新生

2025-07-12 16:16 来源:网络 阅读量:11109   会员投稿

2025年7月5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曹宅农文旅融合攻坚队再次来到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岩后村,对承载八百年历史的金兰古道展开调研,探寻这条千年驿道的文化根脉与当代转型之路。

金兰古道始建于南宋时期,南起金东区曹宅镇岩后村,北至兰溪市衡山塘村,全长约15公里,是古时金华北山通往兰溪的商贸要道。据《金华市志》记载,古道曾为盐、茶叶、药材等商品流通的“经济动脉”,抗战时期更是成为了浙赣游击队的秘密交通线,现在还存有“团结抗日”等石刻标语,兼具历史与红色文化价值。2018年,该古道被浙江省林业局认定为“浙江省一级古道”,其保护等级与生态意义可见一斑。

作为古道的起点,岩后村与金兰古道有着血脉相连的依存关系。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村民饮水需取自古道溪流,炊事柴薪仰赖周边山林,古道堪称维系生计的生命线。这条蜿蜒于群山间的石板路,不仅见证了浙中地区的商贸往来,更是岩后村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用其丰饶的资源默默哺育着一代代村民。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村民生活用水和能源需求已不再依赖古道资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当地政府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将金兰古道整体划入生态保护红线,限制其资源开发,严禁林木砍伐等破坏性行为。2023年,金兰古道被正式列入"文旅融合示范点",持续探索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但保护并非封存,而是赋予新价值。依托古道原始生态,岩后村逐步发展特色旅游业:沿线的水库、古树群等自然景观被整合为徒步路线。现在当地村委会相关部门筹划在金兰古道附近沿途设置9个休憩观景平台,投资建设的悬空玻璃栈道成为网红打卡点,并山脚入口处建造古道音乐吧台,吸引游客到此游玩。

从南宋商旅的驼铃到今日游客的笑语,金兰古道始终是岩后村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在美丽浙江的引领下,当地通过生态保护与文旅创新,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到价值共生的转型。这也证明了古道的生命力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