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健志愿者乾县送暖 精细化服务情系困难老人

2025-08-16 13:21 来源:网络 阅读量:7141   会员投稿

火辣辣的七月,咸阳市秦之健社会服务发展中心的志愿者身着社会服务制服,携带血压仪、康复图册及消毒工具,分赴咸阳市乾县梁村镇、姜村镇,为 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上门精细化照护和康养服务,以专业化、精细化的帮扶行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暖心关怀。

97696af4-e897-4764-88e5-c607f57fe13b.png

在梁村镇东郭村李桂英家中,康复师康老师熟练为 78 岁的老人测量血压,读数显示 138/85,较上月下降 18 个单位。他手把手教老人做手指操,指导动作要领:“像摘豆角那样,一节节蜷曲。” 老人跟着练习时,指节发出咯吱声响,练到第五组突然惊喜地说:“哎?能抓住你手指了!” 康老师随即在服务记录本上做标记,同行的营养师则在废报纸上绘制食谱,标注 “玉米糁煮 20 分钟”,并用太阳图案做记号方便老人识别。

图片2.png

姜村镇田双村失明老人王存才家,康复师康老师铺好训练垫,拿出血压仪为老人做基础检查。“王叔,咱们练坐姿抬腿,到炕沿一拳高就行。” 康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计数,老人抬腿时膝盖微微颤抖,他及时伸手托住辅助发力。窗台上的收音机播放着秦腔《三滴血》,老人在戏曲声中坚持完成三组训练,额角渗出细汗。康老师检查后在评估表画下向上箭头:“比上次多抬两公分,两周后或许能扶凳站立。”

图片3.png

93c089bb-a775-4b4d-b132-fad07cd0d4fa.png

梁村镇北张村的志愿服务现场同样忙碌,理发的,剪指甲的,还有一个志愿者将炕头药瓶按早中晚顺序码进竹篮,用红、绿彩纸标注服用时间;后勤组调配碱水擦拭窗台,清除积年油污。志愿者王晓斌踩着木凳清扫房梁蛛网后,又蹲身用牙刷清理桌腿积灰,细致举动让老人连声道谢。两小时后,原本昏暗的堂屋变得亮堂,窗玻璃映出洋槐花影,老人抚摸着光洁的桌面感叹:“八十岁头回见桌子能照人影。”

a2975f1d-bf62-4178-8819-8d26cc4563cc.png

正午时分,李桂英攥着口诀纸继续练操,王存才摸索着重复抬腿动作,张福才则揭开新锅盖准备煮面,老人们的生活因这场志愿服务悄然改变。

图片4.png

“秦之健不仅提供家庭照护,家政、康复指导,更让老人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梁村镇民政干部王军表示,此次服务是县民政局 “三精准” 模式(精准匹配需求、精准培训技能、精准跟踪效果)的具体实践,服务清单上的红黄绿三色标记清晰记录着 6 户老人的帮扶进度。

据了解,秦之健志愿者半年中已累计服务乾县老人800多人次。返程时,车斗里的康复图册被风吹动,封面上的向日葵图案朝着阳光。秦之健负责人康老师翻看服务记录时,不禁想起李桂英家墙上那张边角起毛的手指操图解,上面用歪扭字迹写着 “每天三遍”,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